第二黨支部赴廣州開展主題黨日活動
時間:2019-10-08
崢嶸七十載 邁向新征程
——第二黨支部赴廣州開展主題黨日活動
9月28日,在祖國迎來70華誕前夕,第二黨支部組織部分黨員,前往廣州開展“加強黨性鍛煉,增強黨員主體意識”主題黨日活動,沿著紅色足跡重走信仰之路,聆聽革命歷史與革命志士的英雄故事,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和黨員主體意識教育。
1.走向共和,民族復興必可期。辛亥革命紀念館建于2011年辛亥百年之際,紀念1894到1922年苦辛又不屈的歷程。館中一條長長的坡道,從正門的廣場一直延伸到紀念館中心,這使得紀念館外形如一方被鑿開的巨石,展現(xiàn)辛亥革命烈士們開天辟地的勇氣和艱苦卓絕的斗爭。鄒容、陸?zhàn)〇|、蔣翊武、秋瑾、蔡元培、章炳麟、朱執(zhí)信、廖仲愷、宋教仁和黃興的銅像由遠及近依次排列,他們目光灼灼、信念堅定、振臂高呼,走向路盡頭的孫中山。支部黨員一行沿著這條“革命者的道路”向前走著,一腔走向共和、走向陽光、走向豁然開朗新天地的熱血在胸中激蕩。
辛亥革命推翻了沒落腐朽的清政府,結束了統(tǒng)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。在紀念館嚴肅的參觀過程中,給支部黨員同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革命先烈屢戰(zhàn)屢敗,又屢敗屢戰(zhàn)的精神,一波又一波的反帝反封建武裝起義,承載著華夏兒女獨立、復興的理想,當看到海內外華僑捐助黃花崗起義十八萬港幣、72名烈士大義凜然、壯烈犧牲的事跡時,大家內心澎湃悲痛、深受觸動。縱然是道阻且長,同志們表示仍要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民主、自由,為實現(xiàn)民族富強而努力奮斗。
2.一腔熱血,革命精神永流傳。隨后,支部黨員一行前往黃埔軍校,并詳細了解黃埔軍校辦學歷史和人物事跡。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孫中山先生的名言“革命尚未成功、同志仍需努力”,以及那副發(fā)人深省的對聯(lián)“升官發(fā)財請往他處,貪生怕死誤入斯門”。同志們深刻認識到,黃埔軍校能為國家培養(yǎng)出一大批優(yōu)秀軍事人才絕非偶然,中華民族若要“貞下起元”,乃至真的實現(xiàn)自由自主,從眼下可怕的廢墟中走出,實現(xiàn)民族復興,就必須要帶著敬畏之心與珍惜之情,來呵護、闡發(fā)和弘揚優(yōu)秀的文化傳統(tǒng)。大家紛紛表示,要學習革命先烈不怕吃苦、奮斗不息的革命精神,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做好做優(yōu)本職工作。
3.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 堅定信仰勇?lián)敗?/span>在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中,支部黨員同志仔細了解歷史資料及革命先驅的感人事跡,重溫革命年代共產(chǎn)黨人為實現(xiàn)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而奮斗的歷史進程,再次學習中共三大召開的歷史背景和重大的歷史意義。在紀念館莊嚴的氛圍中,同志們也仿佛感受到在當時動蕩不安的氛圍下,眾多黨員、其他黨派人士以及群眾們的愛國熱情匯聚在一起,為實現(xiàn)國家統(tǒng)一、共同抗敵的犧牲奉獻和大無畏精神。
星星之火 燎原之勢耀中華。農(nóng)講所舊址為歷史上的番禺孔廟,紅墻黃瓦,飛檐斗拱,古樸脫俗。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后,為配合即將進行的北伐戰(zhàn)爭,發(fā)展全國農(nóng)民運動,毛主席在此主辦第六屆農(nóng)民運動講習所,深入研究中國農(nóng)民問題,并培養(yǎng)了大批理論與方法兼?zhèn)涞霓r(nóng)民運動干部。此次參觀農(nóng)講所之時,正值蔡和森同志生平事跡展覽,同志們通過一系列珍貴的歷史記錄,深入地了解了這位偉大的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、理論家、宣傳家的生平和革命主義精神。作為黨的理論先驅,蔡和森同志深入研究和努力傳播馬克思主革命義思想和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經(jīng)驗,深入剖析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根源,并對黨的名稱確立、黨的紀律建設、黨內民主建設、工人運動與農(nóng)民運動發(fā)展等多方面頗有理論建樹。
正值祖國成立70周年之際,支部黨員同志所參觀的每一個場館的門口,都有與國旗合影的布景,營造出了濃濃的國慶氛圍。場館內一段段苦難輝煌的奮斗史,場館外一個個與國旗合影的歡笑著的青年,形成了一副動人的圖景。同志們表示,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今后要更好地繼承老一輩革命先烈的精神品格,秉承他們的家國情懷和奉獻奮斗精神,及時勉勵,接續(xù)奮斗,努力為公司發(fā)展、深交所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。
版權所有:深圳證券通信有限公司 備案編號:粵ICP備09098080號
Copyright Shenzhen Securities Communication Co.,Ltd.All Rights Reserved